►图源:Pixabay.com
撰文 | 梁翘霞
责编 | 陈晓雪
● ● ●
同性恋婚姻,在很多国家或地区已经合法化,包括荷兰、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巴西、中国台湾等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性向?换句话说,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异性恋、同性恋者?是先天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因素?
早在1998年,加拿大克拉克精神研究所的性学家Ray Blanchard就提出男同性恋者存在“兄弟出生顺序效应”(fraternal birth order effect)的理论。兄弟出生顺序效应认为,与男异性恋相比,男同性恋有更多的哥哥。也就是说,有哥哥的男性比没有哥哥的男性更可能成为男同性恋者,具体来说,每增加一个哥哥,男同性恋的发生几率增加33%。姐姐的数量并不会影响男同性恋发生的几率。
那么,什么原因导致了兄弟出生顺序效应的发生呢?Ray Blanchard试图从免疫学角度解析这一现象。去年,他与布鲁克大学的Anthony F. Bogaert等人合作发表在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的一项研究认为,兄弟出生顺序效应与母体免疫中的Y染色体相关蛋白NLGN4Y抗体有关。
发 现
NLGN4Y是一种胞外表达的蛋白质,能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,使母体产生NLGN4Y抗体。这一研究指出,NLGN4Y抗体进入胎盘,随后通过胎儿血脑屏障,与突触后膜上的NLGN4Y抗原表位相结合,从而抑制了突触前膜上的突触蛋白与NLGN4Y的结合与信息传递,最终以母体免疫的方式影响了男性胎儿的脑部发育,继而影响男性性取向。
研究过程
研究者通过在校园、当地报纸、当地关注LGBT的杂志和广播站发布广告的方式招募受试者。与此同时,他们也通过当地的Pride节日活动招募受试者。最终,159人作为志愿者加入实验。
研究者首先挑选了两个Y染色体相关的、对胎儿脑部发育有重要影响的蛋白质:PCDH11Y(protocadherin11 Y-linked)和NLGN4Y(neuroligin 4 Y-linked,包括亚型I和亚型II)。他们研究了女性血浆中的这些蛋白质的抗体的含量,发现三种NLGN4Y抗体(包括I型抗体、II型抗体和I+II型抗体)在女性血浆中的含量都比男性显著要高,而PCDH11Y抗体在两性间没有显著差异。
在女性的不同组别中,NLGN4Y抗体浓度从低到高依次为:没有儿子的女性、有异性恋儿子的女性、有同性恋儿子(没有哥哥)的女性、有同性恋儿子(有哥哥)的女性。女性在初次怀男孩时接触NLGN4Y产生相应抗体,再次怀男孩时会产生更多的NLGN4Y抗体,从而阻碍了NLGN4Y与突触蛋白的相互作用。
这种新生儿从母体被动获得免疫力的现象,称为母体免疫。母体免疫反应在I型NLGN4Y中更为明显,因为I型NLGN4Y的体积相对较大,可能为NLGN4Y抗体提供了更多可以结合的抗原表位。
研究者认为,兄弟出生顺序效应是与男性性取向最可靠的相关关系。这一研究为这种相关关系提供了生物学解释:母亲初次怀男孩时产生的Y染色体相关蛋白NLGN4Y的抗体,在再次怀男孩时被激活,并通过母体免疫传递给男性胎儿,从而影响其脑部与性选择相关的发育。怀男孩的次数越多,免疫反应越强烈,母体产生的NLGN4Y抗体越多,对男性胎儿脑部的影响就越强烈。
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曾对同性恋形成的神经系统以及脑功能有过研究。他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,从生物学来说,异性恋与同性恋是一个事情的两面,不存在相互独立的理解,理解同性恋是理解异性恋所必需,“同性恋的原理”也是“异性恋的原理”,它们不过是对同一个原理的两种说法,比如:观察到某个分子的缺乏导致双性恋、或同性恋,也就发现这个分子的工作参与异性恋。
与此同时,饶毅强调,“性向或性偏好不是医学问题,而是一个自然现象。研究它们目的并非改变、更不是为了‘治疗’性向和性偏好不同的人,而是探讨其中科学奥秘。”
Ray Blanchard和Anthony Bogaert等人在文章中也指出,性取向是一种复杂的生理现象,母体免疫反应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性取向的形成,因为性取向的形成还可能与产前激素、遗传基因等因素相关。
中国学者有研究性取向和出生顺序关系的吗?
答案是肯定的。只是结果与加拿大学者的发现并不一致。
2014年,重庆西南大学的两位学者Yin Xu和Yong Zheng分析了一份672人参与的网络调查,发现同性恋和异性恋男性作为一个整体,在家中的出生顺序显著更晚,同样的现象不适用于同性恋女性。但与西方研究相比,中国的同性恋和异性恋男性有更多的姐姐,而不是哥哥。两位学者的结论是,中国的父母更偏好男孩,在有了男性孩子后停止生育,这一情况影响了与性取向相关的出生顺序与兄弟姐妹性别比。
参考文献:
1.Blanchard, Ray, et al. “The relation of birth order to sexual orientation in men and women.”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30.4 (1998): 511-519.
2. Bogaert, Anthony F., et al. “Male homosexuality and maternal immune responsivity to the Y-linked protein NLGN4Y.”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(2017): 201705895.
3. Xu, Y.,& Zheng, Y. (2014). Birth order and sibling sex ratio in relation to sexual orientation in China.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: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, 42, 995-1002.
DOI: http://sci-hub.tw/10.2224/sbp.2014.42.6.995
4. 饶毅,饶有性趣(1):欲解异性恋 须知同性恋.2012. 科学网. 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home.php?mod=space&uid=2237&do=blog&id=617113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